在营销这片江湖里,有的人混得风生水起,业绩就跟火箭似往上涨。可有的人就像中了邪,到处碰壁,业绩惨不忍睹。你可能觉得营销干不好是能力不行,其实真正的“罪魁祸首”跟营销的心态和习惯关系更大。营销干不好的无外乎下面五大原因。
一、懒:思想“躺平”,行动“摆烂”
营销说难不难,说容易也不容易。你要是光在那儿空想,那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,可你要是行动起来,说不定办法就蹦出来了。
有些营销在思想上像犯了“懒癌”,天天盼着能碰到那种“你刚好有需求,我刚好专业”的精准客户,就等着天上掉馅饼。可他们不知道,这种完美匹配的好事,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,概率低得可怜。
实际上,大多数客户的需求,都得靠咱们自己“挖宝藏”,去引导、去创造。好多潜在客户一开始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有需求,这时候你就得陪着他们,想法子激发他们的渴望,帮他们建立起需求标准。
谁能在客户身边陪伴得久,谁的机会自然就多些。行动上的懒就更明显,不主动出击,跟一座大佛似的。去拜访客户前,连背景信息都不打探,拜访目标随便定,也没个像样的拜访计划,到了客户那儿,随便“打一杆子”,能捞到几个“枣”全看运气,完全是自由发挥,这结果能好才怪!
所以,拜访前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,给自己定个保底目标,再想好聊啥话题。你要是盲目去拜访,对客户来说,那可不是增进感情,简直就是在自毁形象。
拜访完了,还得在三小时内赶紧复盘,想想这次拜访自己哪儿做对了,哪儿有不足,下次应该怎么改进。只有这样,才能一次比一次强,慢慢走上营销巅峰。
二、怕:玻璃心,一被拒绝就“碎一地”
干营销这行,拒绝就像你的“影子”,甩都甩不掉。
统计数据显示,平均每成功做成一单,可能得经历5-10次的拒绝。有可能是被同一个客户拒绝10次,也可能是被9个客户拒绝后,才在第10个客户“修成正果”。可对于那些心态脆弱得像玻璃的营销人员来说,一次拒绝就跟一道晴天霹雳,直接把他们劈进了自我怀疑的“万丈深渊”。比如说,客户就回了句“我不需要”,这类营销人员就开始胡思乱想,是不是自己话说错了,是不是今天穿得太奇怪,形象不好,然后就陷入长时间的情绪低谷,后面再跟其他客户交流时,都无精打采。
其实客户拒绝的原因五花八门,我们根本无法完全掌控。
别害怕被客户拒绝,最坏的结果可不是被拒绝,而是压根儿没结果。
俗话说“出来混,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出来呀!”
鲁迅先生说过:“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。”营销界也一样,真正的销冠,那都是敢于直面客户的拒绝,敢跟客户要结果,还敢不停地主动开口,越挫越勇。
三、直:沟通太“直男”,信任建立难
营销这工作,说白了就是和人打交道,沟通可是重中之重。
可有些营销人员,沟通技巧简直为零,就像个“直男”,完全不懂得倾听客户需求,只知道自己在那儿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,就像对着空气说话一样。
比如说,客户问产品价格,好多人直接就来一句“原价1999元,现在搞活动特价1499元”,拜托,哪有客户听个报价就立马掏钱成交的呀,这直接报价有啥用?
正确的做法是先问问客户的需求,不然报价根本就是无用功。
还有些营销人员,在沟通中那叫一个“高冷”,语气硬邦邦的,表情跟“冰块”似的,让客户感觉隔着十万八千里,这样怎么可能建立起信任关系呢?
没有信任,营销工作就像在泥沼里前行,寸步难行。
四、贪:目标“画大饼”,现实“被打脸”
没有明确目标的营销,就像在大海里迷了路的船,只能在海上瞎转悠,不知道该往哪儿去。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每天、每周、每月得完成多少业绩,就算有目标,也是像“画大饼”一样,虚得很,就像用沙子堆的房子,随便一盆水就能冲垮。比如说,有些营销人员每天拜访客户跟没头苍蝇似的,不筛选客户,逮着谁就拜访谁,结果时间和精力全浪费在那些根本没意向的客户身上。
那些目标明确的营销人员,就像有张精准的地图,会制定详细的营销计划,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,优先“攻打”那些意向度高的客户,营销效率和成功率自然就高了。
五、独:固步自封,跟不上市场“潮流”
市场环境就像六月的天,说变就变,产品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,客户的需求更是五花八门,越来越多样化。
要是营销人员还只知道埋头苦干,不懂得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步伐。
就拿现在的市场来说,专业知识、解决方案、合理报价、客户关系,一样都不能少。面对客户千变万化的定制化需求,营销人员得调动公司内外部各种资源,给客户量身定制最佳解决方案。而且,要是对市场新趋势、竞争对手的动态一无所知,在营销过程中就只能被动挨打,根本没法应对各种挑战。
营销干不好可不是偶然的,心态、专业知识、沟通技巧、目标规划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,都可能成为业绩提升路上的“绊脚石”。只有正视这些问题,有针对性地去改进,营销人员才能在这竞争激烈的营销江湖里“杀出一条血路”,实现业绩大突破,走向人生巅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