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,与几位同学聚餐时,一个在乡政府工作的同学讲了两个为名所累的故事,都是发生在他镇里的事。
有一年,市里号召各级党政部门向一位在政法部门工作的先进典型胡某学习。市县各级电视台、报纸都对胡某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。为了更好地宣传胡某的先进事迹,发扬他的优秀经验,市里安排他到各个乡镇做报告,让乡镇党政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普通职工都好好向他学习。我这位同学和胡某是大学校友,两人认识。胡某到他们乡宣讲的时候,正好是我这位同学接待的。
我同学说,胡某作报告的时候,一直站着,挺胸抬头,声音洪亮,抑扬顿挫,还配合着不少手势。胡某讲了一个九十多分钟,居然一点磕磕绊绊都没有,非常流畅非常顺利。我同学和他的同事们感觉胡某像是把演讲稿背熟了,用独角戏的方式给大家“演”了一遍。胡某在讲到动情的地方,还擦了几次眼泪,台下听报告的不少人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。可我同学却发现,胡某根本没有流泪,只不过是做做样子。
吃午饭时,胡某给我同学说,一定要节俭,不能超标,四菜一汤就行。我同学满口对应,说就在食堂吃个家常饭,跟平时他们吃的饭一样。他还要掏钱从食堂买饭票,说自己不能白吃,得交钱。我同学笑着说,现在食堂不用饭票,再说他们来宣讲,乡里应该招待,财政预算里有这一项,只要饭菜不超标,就可以了。等吃饭的时候,胡某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,也吃得挺香。我同学说,宣传团一共十几个人,四菜一汤怎么够吃呢。胡某返回市里时,我同学觉得两个人是校友,这次见面又加深了两个人的友谊,就以个人名义送给他两提自己老家种的圣女果。胡某有些过意不去,非要给他钱,说不能白拿他的东西。他怎么能让胡某付钱呢,就说这纯粹是私人感情,不花乡里的钱。
我这位同学感叹道,在宣传报道中,胡某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、从不白吃白喝白拿的典范。多次的宣传报道把他的名声口碑给树起来了,即使他没有做过宣传报道里的那些事,在别人面前,他也得违心地做个样子给人看。
接着,我同学又说了一个退休老干部的故事,也与名声有关。
前几天,和我同学在同一个部门工作过的一个退休老干部老何去世了,他去参加追悼会。我同学说,对老何,他了解不多,但知道老何最大最出名的一个特点,也是人人称道的口碑,就是他喝酒不吃菜。我同学说,他曾跟着老何喝过几次,无论是招待客人,还是到各个社区检查工作,只要是喝酒,老何就几乎不怎么吃菜。为此,我同学非常佩服老何的酒量。可惜,也这是这个喝酒不吃菜的口碑,害了老何。
我同学说,人人都渴望一个好名声,都想让自己名声在外,声名远扬。可有谁知道,名声大了,反而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?这时,他的手机响了,单位办公室通知他去填报一个模范申请表。我同学说了一句“不好意思,我先走一步了!”,就匆匆忙忙离开了。
我们几个留下的,相互对视一眼,笑了起来。